重庆广益中学情怀家国培养“新人才”
发布日期:2016-04-06 阅读:4248次
http://cqsb.cqtimes.cn/html/2016-04/06/node_62.htm
新版《中小学生守则》守正出新
重庆广益中学情怀家国培养“新人才”
导读
日前,教育部发布了《中小学生守则(2015年修订)》,新旧两个版本间隔十一年之久,时代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,整个社会在进步,新技术、新问题在不断涌现。而新版《守则》风格上“守正出新”,让传统性与时代性得以兼具,具体化和生活化同存,渗透着人文关怀。
有着120余年悠久人文底蕴的重庆市广益中学,始终坚持着“增广学行,益国利民”的办学理念,在新版《守则》发布伊始,便敏锐发现其中“热心志愿服务、会自护、懂求助、垃圾分类”等新内容对于现代学生的启迪作用。为了能够发挥出新版《守则》与时俱进的一面,广益中学针对其开展了一系列的“新”活动。
“自律之新”——学生担任“监督员”自我督查
自律是中学生自我发展的重要环节,自我约束能力的提升也能够促成个人目标的实现,自律之所以珍贵,在于难以长久坚持,而广益中学便以自省自知的“自律之新”让学生相互督促、自我督促。
3月7日上午,重庆广益中学文峰校区举行了“守则伴成长,文明我先行”的主题活动。活动中,学校还设立了“行守则督查岗”,学校领导也为各年级推选上的“守则我先行”学生代表戴上袖标。
为使自律学习得以贯彻,“行守则督查岗”由全校学生轮流担任,不会有任何一个学生轮空,真正起到“自律”的引导作用。
广益中学副校长姚灵莉表示,学校以活动为学习载体,引导学生做到知行合一,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以《守则》为镜,做到“吾日三省吾身”。
“环保之新”——学生植种紫荆守护“绿园”
环保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永恒主题,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更是重中之重。传统环保培养措施,多是环保宣导、让孩子上街“捡垃圾”等,而环保意识的根本,要从内心来塑造。广益中学以“环保之新”,让孩子们学会“自种自护”,让环保意识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。
今年植树节前夕,广益中学高2018级2班全班学生来到校园里广益亭前,种下了一片紫荆树,为和谐而安宁的广益百年校园增添一抹姹紫嫣红的春色。
“今天,大家种下的不仅是一棵树,也是每个同学种下的一个心愿,更是为学校锦上添花,刷新广益的颜值。十年二十年后,大家回到母校,一定会看一看我们种下的树长成了什么样。”广益中学校长章显林也来到孩子们当中,和他们一起播种。
校长章显林介绍,今后这片紫荆园将交由2018级2班管理、养护,并让更多班级参与到不同区域管理中,使爱护树木、保护环境成为每个同学自觉的行动。
“传承之新”——学生聆听民族乐曲传承中国魂
中国民族精神的传承,历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,只有持久的耳濡目染,才能够真正的领会到精髓,学会知行合一。广益中学以“传承之新”,让民乐熏陶学子,让民乐的精神和气魄传递到学子心中,促使学子对乐曲形成兴趣,从兴趣中感悟中国魂。
3月16日,在广益中学艺术节举办前夕,中国广播民族乐团,作为国内一流国乐乐团,乐团一行10人,为广益学子带来了“聆听春天,乐韵书香”国乐音乐会。
艺术家们用笛子、琵琶、二胡、唢呐等中国传统乐器展示了悠悠国风。笛声悠扬,奏响一曲当代青年的《牧民新歌》,唢呐激昂,吹出《百鸟朝凤》的气势磅礴;琵琶铮铮,再现《春江花月夜》的清丽婉转。曲如行云流水,余音绕梁。时而婉转悦耳,古朴清幽,时而声振林木,高亢宏亮。整场音乐讲座为学生表演了10余首乐曲,在结束之时,学生们还觉得意犹未尽。
说到举办本次音乐素养讲座的目的,广益中学副校长汤建军表示,本次活动为的是通过历史悠久的民族乐曲熏陶孩子们,乐曲中不仅有艺术精神传承,同样还有中华民族优良品质的传承,而这恰恰也是《中小学生守则》学习所必须的良好精神。
“敬孝之新”——学生关爱老人学会善待
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中,尊敬和孝道都始终得以传承下来,成为决定一个人是否品德高尚的基础。对于学子来说,尊敬和孝道仅通过直观教育,要达到贯彻始终的效果是较为困难的。广益中学以“敬孝之心”活动让孩子们走近老人、关爱老人,了解老人的故事,了解老人的生活,从感动中学会敬孝与善待。
3月19日清晨,来自重庆广益中学初一年级的20余名小志愿者来到了位于南山的南岸区社会福利中心,他们不仅为那里的老人们带去了礼物,还特意演出了筹备已久的文艺节目,让老人们在感受到关心关爱的同时,也让他们在精神上得到了慰藉。
最为勤劳的要数清洁组与互动组,前者协助敬老院工作人员打扫卫生,为老人们收拾房间,后者则倾尽全力为老人们提供文娱节目,与他们亲切互动。
志愿者们齐唱《让我们荡起双桨》,既让老人们欣喜不已,也让他们陷入回忆。已经96岁高龄的胡毅老奶奶不顾腿疾,坚持走出房间,来到孩子们中间,领头唱起慷慨激昂的《毕业歌》,并与孩子们逐一拥抱,告诉师生们要趁年轻多奋斗,成为祖国的栋梁。
“实践之新”——学生实践领悟处世之道
实践是求知的最终目的,并已经成为了新世纪人才的有效锻炼措施。广益中学以“实践之新”让学子自导自演地参与到实践中去,学会独立策划、执行,极大的加强在书本上无法获得的综合能力。
3月26日,广益中学于南坪宏声广场举办了“学中学生守则,争做最美中学生”路演活动。本次学守则路演活动,所有节目都由广益学生独立策划,初二(2)班隆雯沁担任活动“总导演”,让学生们心中的最美“守则”用现场卖报、《守则》演讲、儿歌串烧、守则小品、合唱《学习雷锋好榜样》等节目,展现给现场市民。
卖报活动上,学生们在短短15分钟之内,销售了200份报纸,初二(2)班隆雯沁还为同学们分享了卖报小窍门:“走得快的人,卖报的成功几率低。我们要在卖报的过程中告诉市民活动的目的所在,才能得到他们更多的支持和鼓励。”
而《学中学生守则,争做最美中学生》演讲、儿歌串烧更是现场掀起了热潮。围观的市民们不仅为孩子们鼓掌喝彩,还给儿歌演唱的同学鼓掌伴奏。市民刘先生说:“现在的学生太棒了,一点都不怯场。”
“爱国之新”——学子情怀家国感悟先烈事迹
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对于树立他们的精神文明有直接影响,需要持之以恒的教育。广益中学以感悟红色精神、了解革命先烈事迹的“爱国之新”,让学子们触摸历史,了解当下的来自不易,建立正确的爱国观念。
4月1日上午,重庆广益中学60名学子,徒步6公里,前往周均时墓祭献花圈,缅怀先烈。
周均时墓前,其后人曹庞沛,在为学子介绍先烈英勇事迹过程中,展示了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,让学子们去触摸当初的革命岁月,当听到周均时在狱中英勇殉难时,学子们纷纷用双手抹去脸上的泪水,以沉痛心情在墓前默哀,送出亲手折的白纸花。
清明节小长假前后,广益学子还分别向杨芳龄、邹容纪念碑、空军抗战纪念园敬献了花圈,学习革命先烈们的爱国精神。
副校长曾伟说:“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历史的国家,本次“守则伴成长,清明祭先烈”活动,也是希望学生们能记住当下的来之不易,希望他们能传承革命精神,学会爱国爱党。”
教育时评
时代发展中,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在于知识能力,也在于品德素质,只有全方位的提升,才能成为于社会发展有用之人。
重庆广益中学在针对《中小学生守则》的学习上,一改传统、生硬的约束学习,而是采取了一系列新措施,让学生在监督引导自律、护园引导环保、兴趣引导传承、关爱引导善待、实践引导成长中去学习《守则》,从自我意识的角度进行转变。
可以预见,当良好的品德成为习惯,广益中学这些学子们,无论身处校内还是社会,都将是一个绽放着正能量之花的好少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