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中国课改看南岸”系列报道之校长在忙什么
广益中学校长章显林:种好“责任田” 走好学校改革的每一步
2016-12-29 11:19:19 来源: 华龙网
【摘要】 广益中学校长章显林的一天是从凌晨五点半开始的,多年来,他已习惯了晨起锻炼,有时还徒步上班,从上新街出发,经黄葛古道前往学校。他还常常去登顶笔架山上的文峰塔,俯瞰整个校园,远眺长江水滚滚东流去。
点击图片查看下一页
章显林个人照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
紫荆园挂牌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
华龙网12月29日11时15分讯(王静)广益中学校长章显林的一天是从凌晨五点半开始的,多年来,他已习惯了晨起锻炼,有时还徒步上班,从上新街出发,经黄葛古道前往学校。他还常常去登顶笔架山上的文峰塔,俯瞰整个校园,远眺长江水滚滚东流去。
“忙,是要有本钱的,身体健康才能高效工作。”章显林一直以来都非常关注学校教师的身体状况。在他的倡导下,学校现已成立了乒乓球、篮球、足球、登山、瑜伽等十余个健身俱乐部,还多次组队让教师们积极参与在重庆举办的各种马拉松比赛。他认为,“学校事务繁琐,教职工压力很大,但是人要懂得调节情绪,而运动是最好的放松方式。”
在章显林的运动记录仪里,最多的一天他走了五万多步。“这应该算得上是忙得团团转了吧。”他笑称。在他看来,学校每一阶段的布局都要稳当,就如同爬山要看路一样,步子迈得太快,可能就会遭遇一个趔趄甚至一个跟斗。面对课改也是如此,既要主动改革,也要大胆作为,种好自己的“责任田”,走好学校改革的每一步。
建立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一部《章程》串起65条制度
“章校,最近在忙什么?”整个采访是从这句话开始的。他没有直接回答,而是将手中的《重庆市广益中学校章程》(以下简称《章程》)递了过来,“这个就相当于是校园里的‘宪法’,从校长到学生都要遵守,现在还在优化当中。”章显林表示。其实梳理广益校史就会发现,早在上世纪20年代,广益中学就有《章程》范本了。制度建设是开展办学活动的有力手段,现代学校要依法治校,章程和制度体系为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制定了规则,而学校的发展、进步更离不开规则的引领。
翻看《章程》,总共有65条,汇编成册,涵盖教育教学管理、学校与家庭、学校与社区、对外交流合作、财务管理等各项内容。章显林介绍,这部《章程》串起了校内各项制度,形成体系,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铺设了稳定运行的轨道。
章显林与学生代表座谈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
全面推进 探索新高考政策下的高中教育教学改革
作为重庆市重点高完中,在高考新政的背景下,广益中学该如何应对?这是章显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思考的问题。这场“牵一发而动全身”的改革该怎样推行?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学校的走班方式?实施的重点是什么?
“在探索过程中,我们需要不断追问为什么要改革,以及改革所指向的核心是什么。”章显林认为,高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,首先要正确为其定位,树立科学的质量观,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、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。
“提升质量”,是章显林在谈话过程中反复强调的关键词,这已经是广益人在办学过程中的共识,即把握学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,以整体性、增长性、独特性的学校质量特征,践行“人人皆有进步、处处都有动力,时时都要超越”的质量发展策略。
结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专注精品课程建设
在一期课改中,广益中学借助南岸区加强课程领导力建设的课程改革机会,完善了学校“增广学行,益国利民”的办学思想、办学理念;明确了办学方向、办学目标;深化了学校的学行文化,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学行课程。
“我们一定要借力高考新政、重庆市高中发展促进计划和南岸二期课改,进一步推进学校课程建设,促进教师内涵发展。”章显林介绍说,精品课程的打造对学校质量的提升有独特影响,目前广益中学传承了已有120多年历史的“三宝”课程,即 “英语、足球、艺术” 特色课程。接下来,学校还将进一步拓展“院士课程”,不断优化“校友课程”,通过课程建设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,让每一位广益学生都能学会学习,健康生活,拥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,成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公民。
重庆广益中学 版权所有(1894-2012) 校址: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文峰段78号
邮编:400065 联系电话:62627262,62466701 传真:02362627262
渝ICP备0900627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