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庆市广益中学建筑外立面改造方案设计说明
发布日期:2014-04-25 阅读:4374次
重庆市广益中学建筑外立面改造方案设计说明
本次建筑外立面改造设计范围包括——教学区4幢建筑(登高楼、广智楼、行远楼、广信楼),生活区5幢建筑(益柏楼、益松楼、益兰楼、益梅楼和不易堂),共计9幢建筑。
在确定登高楼的风格为民国风后,设计以登高楼为核心建筑,将登高楼,广智楼,行远楼,广信楼四栋教学楼为一个重点区域,其余生活区部分作为次要区域进行设计打造。改造设计原则是重庆陪都时期民国建筑元素+学校老建筑(历史照片)元素相结合, 并综合考虑改造建筑实际的功能情况和局限性。
在设计中充分运用上述原则,将欧式民国风的线条,材质,机理和学校已拆除老建筑和保留老校门的元素揉入建筑外立面,使之能唤起人们对广益中学历史的怀念,对老校建筑的怀念。沿着120周年的历史文脉前赴后继,继往开来。
1、教学区主体建筑——重点打造
登高楼:保留现有的岩石片墙,拆除屋顶的坡檐,保留女儿墙并增设欧式古典主义线条压顶。并在主立面增加局部坡屋顶和学校老建筑的卷拱造型。并根据老建筑的比例设置新增加的欧式柱头,柱头下方设置台阶和平台,方便校友留影及学生室外读书交流。
广智楼:保留现有的入口石材,雨篷造型及屋顶坡屋面。并将入口部分的体块材质统一处理,增加类似于老大门造型的凹凸柱头压顶形式,以突出主入口的形象和重要性。现有廊柱本身就具有欧式建筑的味道,设计将其保留并优化。另外还考虑了面朝渝中半岛方向次入口短墙面的效果,用柱子与竖向线条丰富了次立面的形象。
行远楼:与登高楼对向呼应,在入口处增设了双柱+卷拱造型。一方面满足了该处需要结构加固的需求,另一方面丰富了行远楼本身单调的立面形象。
广楼楼:在主入口处设置了与广智楼主入口相匹配和呼应的门头造型,使整个建筑群成为了一个有序的整体。 另外在背面面朝邮电大学方向立面上,采用钢构+轻质屋面的做法设计了一个坡屋面体量,并将广益中学的招牌灯箱融入建筑钢结构中。让该立面成为人们在南山远眺时,容易醒目发现的一个亮点。
2、生活区附属建筑 ——立面主要元素与主体建筑相呼应,但也要与主体建筑梯度的区别。
益柏楼、益松楼、益兰楼、益梅楼:立面材质和元素与主体教学建筑相呼应,在入口,女儿墙压顶,柱子等部位重点刻画。 作为生活区的主要建筑,在人流来向的主立面(原有的太过于简陋)上增设和登高楼相呼应的柱子及卷拱样式造型, 其余部分与整体风貌相呼应。